報道公司事件 · 傳播行業動態
日前,一封豆瓣《年中業務調整》的內部信遭曝光,據了解,此信由豆瓣CEO阿北發出,主要內容為內部業務調整,其中還提及了“豆瓣的預期上市通道重新放回到境外”。
根據豆瓣年中發布的內部信,豆瓣CEO楊勃(阿北)在信中宣布目前對旗下管理和業務線進行的相關調整,并提出豆瓣已經進入“務實階段”,具體調整根據阿北的思路分為三塊:
第一,豆瓣App和主站相關的產品工作進入以項目組織工作的階段,以App用戶增長提速為階段目標;成立品牌通道團隊,負責微信微博等外部內容平臺中用戶通道的拓寬;
第二,以“豆瓣時間”為核心品牌和團隊,成立營收為目標的內容事業部,包括現在的“時間”和“視頻”;以自營商品的營收為目標,成立市集相關的事業部;品牌廣告、“紙書”、“偏北”以獨立預算制管理,和效果廣告、電影廣告、商業技術一起構成大商業團隊。阿北在內部信中將其稱為“營收線”;
第三,豆瓣也會陸續關閉一些長期沒有起色、或在小營收規模虧損的產品和業務。阿北特別在內部信中指出,這標志著豆瓣已經進入務實階段,而豆瓣的價值價值、理念和品牌應該融匯于圍繞基礎的每日工作中,才能支撐豆瓣品牌的持續上升。
我們都知道豆瓣號稱一家慢公司:起步很早,動作很慢。在同行業平臺崛起的時候,豆瓣一點點被代替。很多時候,用戶心中的豆瓣既不是公司,也不像產品——因為從2005年創立到現在,豆瓣網一點也不像典型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那樣喧鬧,似乎沒熱過也沒冷過,發展得沒快過也沒慢過。就這樣看似不溫不火,卻以緩慢而持續的速度不斷發展,逐漸成為一家低調但強大的公司。
有人評論說,豆瓣的成敗都是因為他的忠實用戶。
在互聯網早期時代,豆瓣實屬異軍。作為一個廣泛的興趣交流平臺,你可以在這里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人,不論你的愛好有多么與眾不同天馬行空。但是當互聯網商業化漸漸興起,豆瓣這種以興趣為主打的,并不迎合主流,走下神壇是必然現象。就是擁有如此多的忠實粉絲,豆瓣才會有翻盤的機會。
而近來,豆瓣成立豆瓣時間以及一系列的運營,顯得頗有成效。在保持用戶原有需求之外,實現了商業化價值。在如今知識需要付費的局勢下,豆瓣為用戶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,并維護這種養分價值,這是無可厚非,名正言順的。
關于豆瓣上市后,能否再度崛起,我們誰也不能妄加預測,只知道,用戶,一直豆瓣的核心理念。